shehui

当字节跳动失去创新

2025-02-18 15:41:24   鳌头财经

当字节跳动失去创新

“产品的背后是技术”,技术的背后有可能是抄袭?

2月13日,美摄科技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关于美摄公司起诉字节跳动旗下8款产品代码抄袭系列案最终胜诉,字节跳动被判赔8266万元。声明显示,这8款产品几乎涵盖了字节所有的热门App,除了抖音,还包括剪映、Faceu激萌、图虫、轻颜相机、多闪等产品。

对于字节而言,8000多万元的赔偿款并不伤及元气,但其对于品牌形象的损害无法用金钱衡量,尤其是作为一家致力于技术创新的互联网企业。

张一鸣此前曾对外表示,字节跳动的核心竞争力直接来说是产品,产品的背后是技术系统,技术系统的背后是团队和文化。

当核心产品被判定抄袭,是否意味着字节在技术团队建设、技术系统乃至产品竞争力上都出现了问题?

把前东家代码带到抖音的后果:赔礼、道歉,赔偿超8000万

历经三年又七个月,美摄公司起诉字节跳动抄袭一案终于迎来最终判决,判决书送达后,美摄公司第一时间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也在微博上公布了“实际情况”。由于案件判决书尚未公布,外界只能从双方的公开发声中窥探事件全貌。

美摄称,2021年5月,发现抖音软件的音视频编辑处理等相关功能代码大量抄袭美摄公司享有著作权的美摄SDK软件,经进一步比对分析,美摄公司发现同属于字节跳动旗下的另外7款产品也存在软件代码抄袭。

当字节跳动失去创新

随后,美摄公司以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为由,就8款涉嫌侵权软件提起诉讼,同时就抖音公司及某员工提起侵害技术秘密诉讼。

美摄口中的“某员工”是此案的关键人物,根据李亮的回应,该员工曾在美摄工作,离职两年半后加入字节,在字节工作期间重复使用了一部分其在美摄工作室写过的代码,目前该员工已经离职。

简单而言,一名从美摄跳槽于字节的员工,因为使用了老东家的代码引发了这场8000多万元的官司。

事实上,字节跳动也曾寄希望于通过和解的方式将品牌影响降到最低,根据李亮的描述,“我们曾多次和美摄沟通,愿意向对方提供有诚意的赔偿。”但最终因赔偿款或源代码公开方面的分歧未能达成。

李亮表示,“在美国起诉时,美摄还要求字节披露TikTok的全部源代码,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美摄提出了远超过相关代码实际价值的赔偿诉求,仅在中国法院,美摄就提出了超过20亿的索赔。”

在互联网产业观察人士张书乐看来,此次事件对品牌形象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影响到抖音等软件的用户量,“毕竟抄袭的缘由确实非字节主动所为,而是某个员工的‘偷懒’,抄袭与否和用户的关联也不大,产品体验好坏才是他们是否选择字节系应用的关键。”

事实上,对于员工抄袭的个人行为,公司很难做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公司有代码审查,但代码审查检查不出来是否抄袭,一般只看代码有没有逻辑错误。”接近字节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但无论如何,此次案件也暴露出字节在公司治理上存在漏洞,李亮表示,事情发生后字节针对技术人员组织了多次合规培训,还对历史代码进行了系统排查。

对于字节是否会向该名员工追责等问题,鳌头财经向字节公关人士询问,但截止发稿时并未得到回复。

抄袭的背后字节的创新动能正在消退

天眼查显示,北京美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3356万元,是一家AIGC智能视音频解决方案服务商,曾收到过来自小米集团、哔哩哔哩的投资。

字节早已是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一家头部企业因代码抄袭被一家中小型公司告倒,除了提醒字节在监管上有漏洞,也在提醒字节的公司治理和公司文化正在滑坡。

“always day one”的创业热情和技术创新的理念,在字节内部还存在吗?

当字节跳动失去创新

能直观感受到的是,字节跳动近年的创新越来越少,不仅没有新的爆款产品出现,曾经重注的种种业务也都草草收场。

过去三年,字节进入了“去肥增瘦”的阶段,不少业务经历了裁撤。2021年,因政策原因其教育业务大量裁员,直至最终停运;2022年,字节战投部门被裁撤;2023年,投入超过100亿的VR部门PICO被砍,同年游戏业务也进行了收缩;2024年,飞书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这其中固然有大环境的因素,降本增效在近几年已成为一众互联网企业的共识,但内因或许是相关业务的创新能力不足。试想一下,如果PICO开发出现象级的产品,亦或是游戏业务跑出一两款爆款游戏,其还会面临收缩的命运吗?

随着组织架构的不断扩大,字节跳动似乎也不可避免的染上了“大公司病”,创新能力下降便是最直观的体现,比起自主创新能力下降更可怕的是对新技术、新趋势敏感度的下降,字节CEO梁汝波曾反思,“字节的技术敏感度还不如创业公司,公司内部竟然2023年才开始讨论GPT”。

这无疑是危险的信号,组织平庸化的趋势正让字节从一个创造者变为一个追赶者,甚至是追赶得较慢的那一位。

在2024年初,梁汝波认识到了字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始终创业,逃离平庸的重力”这一关键词,但船大难掉头,尽管字节对自身问题认识的够早,但在行动上转向还不够快。

以AI大模型业务为例,作为字节近几年少有的大力投入的业务,其整体的声量并没有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厂的大模型产品那样大,甚至还被外国媒体曝出“套壳”的行为。

相比之下,低训练成本、高性能的DeepSeek在今年开年便抢走了AI大模型的所有风头,成立不到两年,团队规模不到150人的DeepSeek率先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无疑让包括字节在内的所有重注AI大模型的大厂汗颜。

大厂创新的能力和速度不如小厂存在客观因素,“创新本就需要积小胜为大胜,更需要敢于试错,大厂尽管拥有较雄厚的试错成本,但往往缺少创业团队的那种创新活力,这种大厂病是每个企业在发展中必然面对的,只是靠创新起家的互联网科技大厂成长过快,往往发病更早且病情跟严重。”张书乐说道。

比起大洋彼岸的麻烦,字节内部创新动能的下降更隐蔽,也更危险,当字节失去创新,其丢掉的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这远比出售Tik Tok更加可怕。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相关内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