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hui

开学了,别慌!

2025-02-17 10:53:46   北京网友说

开学了,别慌!

开学了,别慌!

最近,一位教师朋友来倾诉:已经几天没有食欲,晚上睡不着,睡着了还做噩梦。

要问这是为什么?都是开学惹的祸。

我是又心疼又好笑:你都工作好几年了,又不是学生,怎么还怕开学?

原来,成年人有自己的“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也称为开学恐惧症,主要发生在学生群体中,尤其是在假期结束和新学期开始时。

这种症状表现为对新学期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和抵触情绪,包括失眠、食欲不振、头痛、胃痛、焦虑、烦躁等生理和心理症状。

跟这位朋友聊天得知,当开学季来临,不仅大中小学生们会患上“开学综合征”,他们的老师也能“深度共情”。

开学了,别慌!

2月16日,北京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返校日

“开学哪有不疯的,今年要当班主任了,好怕干砸了”“又要讲公开课了,深夜emo中”“一想到开学要交的教案,我就头疼不已”……老师们惧怕开学的理由五花八门,如果可以,他们也想转发那个表情包:“一眨眼就开学了,早知道就不眨眼了”。

从“假期模式”切换到“上学模式”,被“开学综合征”“硬控”的成年人不只有教师群体,还有学生的家长们。

一位家长说,假期里孩子没什么迫切要做的事儿,他也能跟着偷会儿懒。一开学,各种打卡、各种任务就跟着来了。老师在微信群里催家长,他就得跟着孩子屁股后面催。上班服务客户、下班伺候娃,下班回家跟辅导功课无缝衔接,每天都身心俱疲。

确实,学校家长群里各种通知的轰炸、日复一日的作业检查和打卡、对孩子学习和社交等方方面面的担忧……对于家长来说,忙碌的日子随着开学一起归来,怪不得“连干饭都不香了”。

开学了,别慌!

这让我想起,每逢假期结束时,很多上班族高呼“假期总是像烟花一样短暂而灿烂”“愿吃素一天,希望春节假期再延长些”……其实,成年人面对开学的焦虑,和这种不愿开工的心情有点类似。

因为寒暑假的存在,对于教师来说,开学是真真正正的假后复工;对于家长来说,开学则是在工作之外新增了一份照顾孩子上学的重任,开“第二份工”。

开学了,别慌!

与普通工作不同的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压力。

老师的焦虑主要源于职业责任和系统性压力。

找不到教室、没有教本、学生不在教室不知去哪儿了……可能很多老师都梦到过这样的场景。究其根源,是对失职、失责的恐惧。升学的压力、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通过系统传达到每一位老师,他们要做的不仅是教好课,还要管理班级、沟通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家长的焦虑,更多聚焦于孩子的个人成长和家庭生活。

家长总是相信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很关键,谁也不敢落下半步,拿自家“熊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一对比,焦虑随之而来。职场与家庭的平衡,往往耗费心力。

开学了,别慌!

北京朝阳区社区青年汇红领巾成长营地项目

“确诊”之后就是“治疗”。

意识到自己患上了成年人版本的“开学综合征”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正确应对。

首先,要正视焦虑,学会接纳这种情绪,不要将“开学综合征”视作“洪水猛兽”。

一位还有3年就退休的老师说,本以为自己早已能从容应对一切,可开学的焦虑还是让她辗转难眠。看来“开学综合征”也没有放过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高阶玩家”。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承受着较大压力,

要允许自己“慢启动”,慢一点适应,逐步调整作息和心态,平稳过渡到工作状态。

开学了,别慌!

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开学,为每一条焦虑找到解决或缓解之道。

教育是长期的事业,不能用短期结果衡量成败。可以把焦虑的内容转化为具体行动计划,一项项去落实,新学期在干中学、学中干,见证自己的成长。

增加“开工的仪式感”,甚至从中找到乐趣。

例如,有老师买了喜欢的笔和本,记录自己和学生每天的进步,还装扮了工位小空间,创造喜欢的工作环境。

开头找我倾诉的这位朋友,还想到一招——向deepseek求助。

没想到,AI不仅理解了她焦虑的原因,还给出好多缓解方法,给她看感动了,立志新学期要作出新改变……

你看,只要正确认识、积极应对,成年人的“开学综合征”总有办法破解。

开学了,别慌!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相关内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