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天科技,凶多吉少
2025-02-17 10:25:21 斑马消费
以“摆烂”的姿态,消极应对监管部门的调查,奇葩的紫天科技,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2月14日晚间,紫天科技披露公告,公司以及董事长兼代理董秘宋庆、总经理李琳以及财务总监LIXIANG(李想)等,均被福建证监局责令改正并罚款,宋庆等人还将被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随着监管部门的调查深入,紫天科技还将存在较大的退市风险。
摆烂被罚
2024年4月1日,福建证监局对紫天科技(300280.SZ)启动现场检查,公司公开披露的位于福州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居然均无人办公。
经过沟通,监管人员于5月13日,前往紫天科技孙公司麦粒网络的办公地点开展现场检查工作。
现场,执法人员出具了一系列执法文书,并要求紫天科技于2024年5月17日前,报送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2021年至2023年财务报告、财务明细账、相关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等文件资料。紫天科技原董事长兼麦粒网络董事,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姚小欣,签收了执法文书。
但在规定期限内,紫天科技未按要求报送资料并配合检查。福建证监局又先后向公司出具相关监管检查通知书,并下发了《监管关注函》,要求公司于2024年8月21日前报送前述文件资料,要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及实际控制人携带指定报送文件资料于2024年8月1日至披露的办公场所配合检查,要求前述人员及原董事长姚小欣于2024年8月22日至福建证监局办公场所配合检查,但紫天科技及宋庆等4人均未配合。
期间,紫天科技还因涉嫌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被福州市公安局立案调查。警方办案人员多次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宋庆、李琳、LIXIANG(李想)等人,均未获回应。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紫天科技及及宋庆等4人,无正当理由不按要求报送文件资料,已构成拒绝、阻碍执法行为,严重影响监管部门对其有关检查工作正常进行,情节严重。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福建证监局拟决定,责令紫天科技改正,并罚款100万元;
要求宋庆等4人改正,分别处于80万元罚款。鉴于以上人员违法行为恶劣,情节较为严重,均拟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财务疑云
紫天科技高级管理人员的“摆烂”行为,已得到了应有的处罚。目前,更受投资者关注的,是公司疑云重重的财务问题。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形势还是增势喜人。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0亿元、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8.11%和122.70%。
未曾想,年报披露时,业绩突然大变脸,公司全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8亿元和-12.10亿元。出现了重大业绩变动,紫天科技居然没有根据相关法规进行业绩预告。
年报披露后,交易所第一时间下发问询函,提出数十个问题,要求公司和年审机构亚泰国际做出说明。
之后,公司以年报问询函涉及的相关核查工作繁重为由,十多次延期,直到今天仍未就相关问题作出回复和说明。
目前,监管部门已查实,紫天科技存在一系列财务造假行为。
2022年年报中,公司披露预付账款8.97亿元,其中,子公司缘笙科技账面确认了对海峡星云的8.12亿元预付款。而事实上,截至2022年末,海峡星云未收到公司的任何预付款项。
2023年年报中,公司又将这8.12亿元预付款转列为存货,但无任何凭据证明存货真实存在。
2022年,公司确认短信发送业务收入,经查,部分业务没有商业实质,相关业务存在资金闭环、业务闭环以及在子公司之间进行重复购销的情况,导致公司2022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
公司2022年至2023年开展互联网广告业务,经查,开展业务过程中公司实质为代理人身份,相关业务收入应当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但公司以总额法核算,导致2022年年报与2023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
公司2023年半年报确认“云计算服务”业务收入,经查,相关项目在2023年6月30日之前均未开工或验收,但公司即已确认收入,导致2023年半年报虚增营业收入。
紫天科技是否还存在其他财务造假行为?还需等待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调查。
存退市风险
2011年,南通锻压(紫天科技前称)登陆创业板,当时的主营业务为锻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上市后,公司业绩持续下滑,毫无成长性可言。2016年,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郭庆,将所持上市公3350万股,以25.00元/股,合计8.38亿元,转让给安常投资,实际控制人变为姚海燕、郑岚这两位已退休女士。
安常投资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优势,斥巨资相继实施一系列并构,将公司的主营业务变为广告传媒,变身为“紫天科技”。
随着收购业务的并表,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立马大幅改善,连续多年业绩迅猛增长。2019年-2022年,公司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55亿元。
然而,这些业绩均只体现在账面上,期间,存在巨额应收账款。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高达21.94亿元,比该年度的营业收入还高出4.48亿元,且存在严重逾期情况。
到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仍高达18.94亿元,其中2-3年账龄的为11.19亿元。
雷就这么爆了!2023年,公司新增计提坏账准备6.10亿元,加之巨额商誉减值,全年巨亏12.10亿元。
2024年,紫天科技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48.45%和95.88%,全年业绩预计也不会太好看。
目前,公司和现任高管已受到行政处罚,并已初步查实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行为。随着监管部门调查的深入,紫天科技能否保住上市地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