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上线肿瘤、慢病AI名医!蚂蚁、华为、苹果等大厂开卷?
2025-04-15 11:31:11 医药经济报
4月14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宣布发起“百大AI名医”计划,将为全国百大名医打造AI分身。用户上支付宝搜“AI健康管家”,即可进入专区体验7×24小时不打烊的AI通话、多轮问诊、报告解读等名医AI服务,首批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国内顶尖三甲医院的20余个乳腺专家已经组团上线。
与此同时,蚂蚁集团还与中国肿瘤临床学会等共同升级肿瘤辅助诊疗、智能全病程管理产品CSCO AI Pro。该产品的医生端将推出“病例智能会诊建议”与“True Evidence智能循证分析”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实时决策支持。
早在2023年,蚂蚁集团就开始进军医疗AI领域,在今年1月完成对好大夫在线的收购后,其产业布局更是加速推进。而在蚂蚁之外,华为、苹果等科技大厂亦在打造AI医生。在业内看来,科技巨头在AI医疗领域的深度布局,正通过技术赋能、生态构建及资源整合等方式,推动行业发生系统性变革。
试图缓解就医困境
根据国家卫健委在今年年初发布的《2024年全国医疗服务能力调查报告》,我国三级医院尽管仅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7.8%,却承担了全国50%以上的门诊量。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三级医院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反映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有限的现实难题。
支付宝上线的AI名医智能体,试图缓解“大专家一号难求”的就医困境。例如当患有乳腺结节的患者在支付宝AI健康管家向某医生的AI智能体发起提问时,智能体随即模拟医生进行了一系列反问,并读取检查报告后,向患者给出了详细的病变处理建议、症状管理建议、随访检测建议,清晰完整地展示推理路径、提供诊断依据溯源。
据介绍,为了让AI的回答更像真人医生,支付宝上线的每个智能体都学习了海量医学知识及专家团队的诊疗思路,能够主动进行具有逻辑性、连贯性、针对性的追问。其背后的蚂蚁医疗大模型融合了DeepSeek R1/V3、Qwen、百灵等多个主流大模型,曾在MedBench医疗大模型评测中连续斩获医学知识问答等多项桂冠。
除了文字沟通,患者还可以随时随地向名医发起AI电话咨询,或上传报告让AI医生分析解读。目前,名医AI智能体可以提供AI通话、病例录入、指标分析等涵盖筛、查、治、管的全病程管理服务。有进一步线下就诊需求的患者,还可以提交加号申请。
同时,医生及其团队可以通过支付宝AI健康管家的智能体医生平台更准确、快速、全面地掌握在管患者情况,提升工作质效。如果患者有线下问诊需要,智能体医生平台还能帮助医生完成预问诊,快速完成患者病情的采集。蚂蚁集团方面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内,为超百位国内名医打造覆盖肿瘤、慢病等领域的智能体矩阵。
事实上,蚂蚁集团为此次上线AI智能体酝酿已久。在切入医疗AI赛道的当年,支付宝便与浙江卫健委联合推出全国首个省级官方AI健康应用“安诊儿”,当前已累计服务近3000万人次,覆盖浙江省内1000余家医疗机构。而自2024年7月与国内头部三家医院、权威医疗机构成立AI医疗创新应用联盟以来,蚂蚁医疗健康已与各地卫健委、医保局、医院、医生合作研发了近百个医生智能体。
而蚂蚁集团收购创立于2006年的好大夫在线,更是被视为互联网医疗行业整合的标志性事件,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竞争和技术迭代。目前,好大夫在线收录了国内万余家正规医院的近94万名医生信息。其中,28万名医生在平台上实名注册,直接向患者提供线上医疗服务,累计服务超亿患者。
在完成此次收购后,双方在AI辅助医生工作方面开展探索,推出“AI科普助手”等系列产品。业界普遍认为,蚂蚁集团收购好大夫在线,不仅实现了技术、资源与场景的深度整合,更推动了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这场双向奔赴,能够为蚂蚁集团在医疗AI领域的布局增添何种光彩,业界拭目以待。
持续应对诸多挑战
AI正成为医疗行业效率革命的核心驱动力,RK Invest预测,到2030年,生态型医疗AI企业将使全球医疗资源利用率提升25%,从而节约医疗成本超1.2万亿美元。
当前,国内政策端已经提供了清晰指引。2024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明确了AI在13项大类、84个细分的应用场景,意在加速推动AI在医疗行业的创新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看到其中机会的科技巨头不止蚂蚁集团,华为、苹果等皆在积极布局,试图在医疗AI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今年2月,华为携手瑞金医院共同发布了“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旨在有效提升病理切片检查的效率和诊断准确率。据悉,该大模型基于瑞金医院数字化智慧病理科的全业务流程开发,是临床级国产多模态互动式病理大模型,覆盖了中国每年全癌种发病人数90%的常见癌种,同时涵盖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罕见病。此外,通过与RuiPath开展互动式病理诊断对话,医生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率与质量。
依托于“盘古大模型+昇腾AI框架+云计算能力”等关键核心技术,华为已经构建了一个涵盖病理诊断、医学影像、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多个应用场景的AI医疗生态,体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实际落地的完整布局。今年3月,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重点构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体系,推动医疗大模型在临床场景的应用。随后,面向医疗机构,华为联合蚂蚁集团、阿里云、苹果等推出“蚂蚁医疗大模型一体机”全栈式解决方案。
另据报道,苹果也正在大刀阔斧地优化旗下健康App并且正在开发AI医生。该计划代号为Project Mulberry,健康App将通过苹果各项电子设备收集健康数据,AI医生在分析这些信息后提供改善健康方法的定制建议。据悉,目前苹果正在使用员工的医生数据来训练这一AI智能体,旨在部分代替实际的医生工作。
在业内看来,科技巨头通过大模型、算力的技术底层突破,涵盖诊疗、管理、研发的行业效率革命,开放协作与政策适配的生态标准化,以及精准医疗与健康管理的数据价值释放,为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更多发展逻辑。但目前AI仅能在部分场景、环节辅助医疗,面对复杂病情的综合判断和经验积累,以及与患者面对面的人文关怀,其局限性显而易见。
未来,随着AI在复杂场景中的深化应用,科技巨头将继续引领行业向高效化、普惠化方向迈进,但也需持续应对数据隐私、算法透明度等多重挑战。